千亿球友会-轻舟已过万重山,杨瀚森与那些从美国追随而来的首批小球迷

在芝加哥西郊一座高中体育馆里,十几个华裔青少年正聚精会神地盯着手机屏幕,画面中,身高2米16的杨瀚森在CBA赛场上完成一记漂亮的封盖后迅速下快攻,接到队友传球完成双手暴扣。

“太棒了!他还是这么厉害!”16岁的刘瑞安激动地喊道,眼睛里闪烁着崇拜的光芒,他和身边的朋友们有一个共同身份——杨瀚森最早的一批美国小球迷。

缘起:一段跨国篮球情缘

时间回到2023年夏天,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杨瀚森随中国国青队赴美参加国际青年篮球锦标赛,在一场并不被看好的比赛中,这位来自青岛青年队的中锋面对实力强劲的美国球队,砍下22分、13个篮板和6次盖帽的惊人数据。

那场比赛观众不多,但有几个华裔家庭因为支持中国队而来到现场,他们没想到,这会成为一段特殊篮球情缘的开始。

“我当时就坐在前排,完全被这个高大却技术全面的中锋吸引住了,”今年17岁的张凯文回忆道,“他的脚步移动根本不像一个2米16的大个子,传球视野更是惊人。”

这些孩子很快成为了杨瀚森的忠实粉丝,他们创建了杨瀚森美国粉丝俱乐部,虽然最初只有寥寥数人,但热情不减,他们收集杨瀚森的比赛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建立专题页面,甚至设计了自己的应援T恤。

隔海守望:追踪每一个精彩瞬间

回到美国后,这些小球迷没有停止对杨瀚森的关注,由于时差关系,他们常常需要凌晨起床,通过网络直播观看CBA比赛。

“我妈妈起初很不理解,为什么要凌晨三点起来看一个地球另一端的球员打球,”刘瑞安笑着说,“但后来她也被杨瀚森的魅力征服,有时候甚至会和我一起看。”

这群年轻人不仅看比赛,还深入研究杨瀚森的技术特点,他们分析他的低位单打技巧,研究他的策应能力,甚至模仿他的招牌动作在训练中练习。

“杨瀚森最吸引我的是他的篮球智商,”15岁的李麦克表示,“他总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无论是在进攻端选择自己得分还是助攻队友,或者在防守端判断对手的进攻路线。”

这群小球迷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的社交媒体内容逐渐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上千人,他们翻译中国媒体对杨瀚森的报道,制作英文集锦视频,让更多美国球迷认识这位中国篮球新星。

成长:从新星到国家队候选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瀚森的表现越来越出色,2023-24CBA赛季,他成为联盟中最出色的年轻中锋之一,多次获得月度最佳新秀奖项,甚至入选了全明星阵容。

在大洋彼岸,那些最初关注他的小球迷们也都在成长,他们中的许多人正在高中篮球队中打球,将杨瀚森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轻舟已过万重山,杨瀚森与那些从美国追随而来的首批小球迷

“我从杨瀚森身上学到了很多,”张凯文说,“不仅是篮球技术,更重要的是他对比赛的态度,无论顺境逆境,他总是保持冷静,专注于比赛本身。”

今年春天,当有消息称杨瀚森可能参加NBA选秀时,这些小球迷异常兴奋,他们积极向身边的教练和球探推荐杨瀚森,甚至有人专门制作了英文版的杨瀚森技术分析报告。

“我们知道他有多优秀,我们希望全世界都能看到他的天赋,”李麦克说这话时,脸上满是自豪的表情。

重逢:轻舟已过万重山

2024年夏天,这些美国小球迷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杨瀚森受邀参加NBA全球精英训练营,再次来到美国,通过多方联系,这些小球迷获得了一次与偶像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见面那天,孩子们早早来到约定地点,手里拿着他们收集的杨瀚森照片和自制海报,当杨瀚森高大的身影出现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令人感动的是,杨瀚森竟然知道这些球迷的存在。“我听说过你们,”他用英语说道,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杨瀚森与这些小球迷亲切交流,分享自己的篮球经历,解答他们的疑问,还一起进行了篮球互动游戏。

“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会后,刘瑞安激动地说,“他从一个我们只能在屏幕上看到的球星,变成了一个真实的朋友。”

对这些年轻球迷而言,这次会面不仅圆了他们的梦想,更坚定了他们对篮球的热爱,许多人都表示,将来无论是否成为职业球员,他们都将继续关注并参与这项运动。

超越篮球的意义

这段跨越太平洋的球迷情缘,已经超越了体育本身的意义,它成为中美民间交流的一个缩影,展示了体育如何连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通过支持杨瀚森,我更加关注中国篮球,进而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张凯文说,他现在正在学习中文,希望将来能够到中国亲眼观看CBA比赛。

对这些年轻球迷的家长来说,孩子们这段经历也让他们感到欣慰。“我支持孩子追星,但很高兴他选择了一个正能量偶像,”刘瑞安的父亲表示,“杨瀚森勤奋、谦逊、专注的品质,值得年轻人学习。”

未来的期待

杨瀚森已经回到中国继续备战新赛季CBA联赛,而那些美国小球迷们也回到各自的日常生活中,继续他们的学业和篮球训练。

轻舟已过万重山,杨瀚森与那些从美国追随而来的首批小球迷

不同的是,他们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联系,杨瀚森承诺会通过社交媒体与这些球迷保持联系,而球迷们则承诺会继续支持他的职业生涯。

“也许有一天,我们中的某些人会在球场上与杨瀚森相遇,”李麦克梦想着未来,“即使不能,我们也会永远记得这段特殊的经历。”

从最初偶然发现杨瀚森的天赋,到如今见证他成为中国篮球的希望之星,这些美国小球迷陪伴杨瀚森走过了成长的关键阶段,而杨瀚森的故事也激励着这些年轻球迷追求自己的篮球梦想。

这段跨越重洋的篮球情缘,正如一位小球迷所说:“轻舟已过万重山,最好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发表评论